相關連結









活動報導:週二夜《論語》講學會

李珮晴(學士班107級)撰

 

  自109學年度第二學期起,學校安排每週二晚上7:00-8:30全校聚集聽講經典,由葉永進點傳師講授《論語》,從《論語》的第一篇〈學而〉開始,這學期持續經典共讀。我們像是進到精神時光屋似的,在聖賢思想的陶冶下,增添心靈能量。已經上了整天課的葉老師,不辭辛勞,生動自然、深入淺出地講解日常課程裡沒教到的知識,引導大家對於原本熟悉的《論語》,有更多的了解與體會。每一篇的總結及該篇的核心內容,都變得淺顯易懂,容易記憶。例如我們在〈學而〉習得了孝道、態度、德行、仁義禮智信,孔子用簡單的文字告訴我們如何做人,才不會有失偏頗,做出不合宜的事情。也許正因覺得簡單,所以人們很容易輕易忽略,或認為沒什麼困難,而不去重視,抑或沒辦法做到,所以覺得挫折。孔子以「君子」兩字教導我們,憑著《論語》談到的基準去依據,給予我們方向也傳授方法,如何修養品格,成為一個君子。

  《論語》載錄聖人思想,由孔門弟子及再傳弟子所筆記彙整。孔子為至聖先師,我們讀《論語》,不僅學習聖人精神,也接受孔子傳遞後世的正能量。葉老師在講授的過程中,透過討論及舉例,淺移默化的引導我們精進。例如用生活化的例子來鼓勵我們,無論何時何地,都要效法孔子精神,去面對生命中的各種挑戰;更勉勵好好聽講,不要浪費自己的時間,同學們能夠聚集在一起能共同學習、接受知識洗禮、分享彼此體悟,是相當難能可貴的事情。葉老師每次在課程結束前,都會播放一首歌,有時與課程相關、有時是好歌分享,歌詞的意思、意境,可以帶到《論語》、生活或心裡。有時候播放的歌曲是耳熟能詳的,大家就會一起唱,讓這堂課有個美好的結束。

  其實《論語》所講都是很樸實的道理,但越樸實也越容易被忽略、輕視。有了每週二的《論語》課,不斷複習這些簡樸而重要的道理,提醒著誠、正、修、齊及其意義。其實多數時候,人們知道自己應當做什麼、應該如何做,但知易行難,了解道理卻沒有實踐。閱讀、沉浸於經典之中,聆聽老師的闡釋解析,兼具複習與深化、反思與提升之功。

 

捐款助學專區

系統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