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連結









活動報導:科技部學術研習營(一)

郭勁甫(日碩班110級)撰文

 

    在儒學研究中心主任郭妍伶老師的推動下,本學期申請到了三場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的學術研習營補助。10月15日(五)上午舉辦的是講座題目是:「從儒家倫理探討華人教育觀、華人的學習動機與信念」,由臺灣大學師資培育中心符碧真教授、清華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陳舜文副教授共同主講。

    本場講座時間共計三小時,以三部分各一小時進行。第一部分由符碧真教授主講,從教育研究的面向,及近些年來學術研究之脈絡講述,探討教育研究領域,先是西方教育理論崛起、廣泛應用,最終發現其誤區、研究樣本狹隘和盲點,進而促使亞洲學者對其挑戰、修正和突破,而兩位講師正是在此大環境下進行反思與研究。符教授過往有教學實作、培育的第一線經驗,因此能通透的掌握理論和實際應用上的聯繫,使其研究帶有應用性質。聆聽符教授講述之內容,能夠讓聽講者較好吸收與放入實際情況對比;此外,符教授還為聽講者釐清現今教育研究之方向與趨勢。

    第二部分由陳舜文教授主講,主要延續符教授所說內容,並藉由本身相關研究作為切入點,對於華人學習動機與信念做出明確的剖析。雖然不乏專業的圖表與研究資料,但在陳舜文教授的清晰闡述下,深入淺出的解說讓聽講者易於掌握要點;且陳教授巧妙舉例與比喻,使說明更加生動活潑,即便內容較專業,亦可藉此引導大家激盪出不少有趣的想法,引發思考與反省,尤其生活化和貼近華人社會的講述主題,無疑使人感到親切,並期待能在未來的教育、生活上能夠實際印證與應用。

    第三部分是提問環節。由於兩位教授的精彩講述,大家有不少問題或心得想提出來。有的人提出現今教育的問題,藉此詢問未來臺灣教育體制的方向;有的人針對自身的教學經驗,回應教授們的內容;有的人以家長的角度出發,提出較為不同的觀點。雖然因為疫情緣故採取線上視訊會議,但討論交流熱絡,即使超過三小時仍然意猶未盡。

    引領聽者在生活、教育、國際的角度上拓展眼界。雖然此次講座以學術的角度切入,內容侷限在華人、教育兩方面,但相信在兩位教授的分享下,參加這次學術研習營的師長、同學都有很大的收穫,不僅拓展眼界,對於我們的教育環境和教學現場問題,也能有更多、更深的省思。

                 

捐款助學專區

系統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