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連結









課程介紹:一貫道歷史研究專題

郭勁甫(日碩班110級)撰文

 

    唐太宗李世民曾云:「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太史公司馬遷亦云:「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由此可知「史」之重要性,往前追溯可以通曉先人的歷程,向後展望可以突破舊時代的窠臼,但如何從浩瀚汪洋的歷史中,釐清紛雜繁多的脈絡與理路,必須擁有深厚的學識、鑑別資料的眼力與判斷,以及包容眾說的寬廣胸襟,這就得仰賴於經驗豐富的教授教導,「一貫道歷史研究專題」這門課正是如此。

    林萬傳教授,中興大學公共行政系學士,曾任國立政治大學華人宗教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臺北市文獻委員會編纂組長、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監事等文史相關職務,具有豐沛的田野調查經驗與一貫道文史知識。現為一貫道天皇學院專任講座教授,講授一貫道發展史、一貫道歷史研究專題等課程。

    一貫道歷史研究專題為碩士班一年級必修課,意在培養碩士生對一貫道歷史的認知,使其對一貫道道統的演變、流傳,有更加充足、專業化的理解,是學習一貫道相關課程的重要基礎。雖然著重在其發展脈絡與道統上,但能觸類旁通到一貫道之禮節、儀式、核心思想、研究方向,和與之相關如全真教、先天道等,可更加清晰的釐清觀念,並比較與一貫道之差異。

    課程以一貫道基礎道統與歷史概況切入,先闡述儒釋道三教之融合,再破題到一貫道前身──全真教,藉此依序講述,由白馬七祖講述到近代師尊、師母之傳道。其中針對以往較為有疑義的白馬七祖、羅八祖,做出詳細考據,提及相關支流如羅教、先天教、大乘教等,對其教義、儀式、傳法與起源,做出分析與對比,讓學生明悟一貫道之道統,並使其不會與其他支流相互混淆,且對常見之疑義(前文提到的七祖、八祖相關疑義)有較顯著之瞭解。

    除了常規課程內容,林萬傳教授也會在課堂上分享前人開荒歷程,為學生講述近代開荒之艱辛,使學生學習更加多元。雖是三小時的課程,但學生聽講得津津有味。學生在林萬傳教授的教導下,對一貫道之道統有明確的認知,達到了課程設計之初衷與目的,並在學術研究上有更穩固的基礎。

 

捐款助學專區

系統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