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連結









新任教務長與您一起學習

新任教務長與您一起學習

朱立澤教務長

  許多人都知道論語全文第一句是「學而時習之」,但是您知道論語全文最後一段是什麼嗎?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後學以前帶讀經班很多次,論語常常讀不到一半就中斷,但是來到天皇學院後,研讀經典的機會增加很多,因為有課程、有師資,而且不斷有人在督促我們,感覺比以前精進許多,而透過不斷的研讀、討論與思考,感覺經典慢慢深入我們的生命中,所以經典不再只是紙張上的字句,可以幫助我們改善氣質,進而改變我們的人生,後學覺得這就是在道場學習的核心價值,也是天皇學院創校的核心理念,創造一個精進的環境,透過學習與實踐讓我們渡己渡人、離苦得樂進而身心自在,當人人如此時,人間淨土也就離我們不遠了。

  今年二月一日後學開始接任本校教務長一職,經過一學期的磨合,後學對此職務有更進一步的認知,內容相當廣泛,從招生、報考審核、註冊、課程規劃、教學品保、學生成績到畢業資格審查等,其中最困難的一項工作,從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是招生,其實牽一髮而動全身,若各項辦學措施都有處理好,招生自然會變得更簡單,後學試著從四個層面來說明:

一、從道場角度

  學校創校的目標是培育品德高尚,具宗教修持能力之一貫道弘法佈道、道務經營與道學研究與推展之人才,然而學校要培育具有什麼專業能力的人才,才符合道場培育人才的需求,這部分需要進一步與道場溝通磨合,確認需求才知道要培養的核心能力是什麼,才能做後續的學習成效檢核,檢核之後才能從不足之處進一步修正課程內容,這是一個不斷循環修正的過程,修正的學習成效若能符合需求,道場及道親會對本校更加認同,所以這是後學努力的第一步。

 

二、從學生角度

  本校學生來源主要是道親,包含:新求道親,道場家庭第二代及道場幹部或辦事員,所以對佛規禮節及道義經典的熟悉度及追求的深度窘然不同,另外在職場的身分也不同,有應屆畢業的年輕人,有在職工作的青壯年,也有退休的老前賢,故我們針對各自需求整理如下:

學生情況分類

課程需求

   A.已退休道親基礎學習

       (提升整體教育水平)

佛規禮節,了愿服務,道義經典,道務經營

   B.年輕道親成長學習

      (含就業能力訓練)

佛規禮節,了愿服務,道義經典,活動企劃

就業學程,外語能力

C.幹部或辦事員精進學習

   (經典及道義的研究與發表)

佛規禮節,參訪見學,道務經營, 論文著作

資料蒐集,講綱撰寫,道義發表,學術研究

深入道義經典,弘道佈德訓練

   D.國際弘法人才

      (全方位學習及外語訓練)

佛規禮節,活動企劃,道義經典,道務經營

外語弘道佈德能力

 

三、從畢業出路

  有能力不一定有工作機會,但是學校與道場的緊密連結,為我們提供許多寶貴的畢業出路,包含道場服務及職場就業兩大區塊:

  道場服務:擔任單位幹部、執禮人才、壇主及辦事員、經典道義研究發表人才、國際弘法人才。

  職場就業:透過三大就業學程課程(素食健康餐飲,高齡健康照護及文化創意)提供各就業學程考照訓練,提供一貫道天皇學院、崇華雙語學校、彌勒家園、道場企業主公司等就業機會。

 

四、從住宿需求

  招生說明期間遇到多位道親甚至非道親,表明有就讀意願,但由於個人健康、家庭照護需求及道務職責等因素無法住校,因此無法報名就讀,學院提出「返家住宿」型之配套方案,透過有條件審核通過後,另外每週安排2小時之行門學習服務課程,給以上三種情況但有意願來進修的學生,一個就讀機會以廣收有緣種子。

  據說師尊在世時,有弟子向他反應:「老師啊!又有人改投其他有神通的派門去了!您只教我們渡人辦道,甚至不教我們打坐,這樣哪像修行者?」沒想到師尊淡定的回覆他:「三曹大事我也是第一次辦理,如果他覺得那裏好,就隨他去吧!」後學覺得辦學與辦道是一樣的,要明白自己的目標,明白自己的優缺點,除了有一份決心與愿力來堅持,不斷的學習與圓滿,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抱著這樣的態度才能走得更長遠。

  最近在某大學門口看到兩句話:「學高為師,身正為範」,與各位老師互勉,另外以作家吳淡如談到「如何累積時間的力量」這段話,與各位同學共勉:「就算沒有天分,只要你願意每天花一點時間,做同樣一件事情,不知不覺間,你就會走得很遠。」學習要有方法,更需要長時間累積,大家一起加油吧!

捐款助學專區

系統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