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3-17【學生事務】【教務處公告】111學年度第1學期休學逾期未復學暨修...
- 2023-03-17【其他公告】【推廣教育中心】崇右影藝科技大學「產業尖兵試辦計畫」
- 2023-03-17【其他公告】【推廣教育中心】南台科技大學112年度「3月推廣教育...
- 2023-03-17【其他公告】【推廣教育中心】中國文化大學辦理「碳盤查管理師班」及...
- 2023-03-17【其他公告】【研發處公告】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2023 GiC...
- 2023-03-17【其他公告】【研發處公告】國科會修正「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補助國...
- 2023-03-17【其他公告】【研發處公告】轉知-台灣首府大學「第十三屆教育行政與...
- 2023-03-17【其他公告】【研發處公告】樹德科大112年校務研究專題講座【經濟...
- 2023-03-17【其他公告】【研發處公告】陽明交通大學舉辦「112年研究參與者保...
- 2023-03-17【其他公告】【研發處公告】教學實踐研究北區基地辦理「教學實踐研究...
- 2023-03-17【其他公告】【研發處公告】教育部「113年度藝術與設計菁英海外培...
- 2023-03-17【其他公告】【研發處公告】高雄大學辦理112年度《教學實踐研究計...
- 2023-03-17【其他公告】【研發處公告】客家委員會即日起開放受理申請「112年...
- 2023-03-16:【秘書室】本校一貫道學系學士班113學年度停招規劃
- 2022-04-20:「秘書室公告」本校自111年4月14日起由唐宇岳教師擔任校長
- 2022-02-16:「秘書室公告」本校自111年2月1日起由唐宇岳教師擔任代理校長
- 2021-05-29:一貫道天皇學院因應新冠肺炎調整上課方式
- 2023-03-17:【教務處公告】111學年度第1學期休學逾期未復學暨修業年限屆滿...
- 2023-03-14:【教務處公告】111學年度第1學期各班學業成績優良受獎名單
- 2023-01-05:【教務處公告】111學年度第2學期碩專班舊生註冊須知
- 2023-01-05:【教務處公告】111學年度第2學期日間部舊生註冊須知
- 2022-12-08:【教務處公告】本校111學年度第一學期休學期滿未復學之退學生名單
- 2022-08-25:【教務處公告】110學年度第2學期各班成績優良受獎名單
- 2022-06-17:【一貫道學系公告】立法院獎助國會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作業要點
- 2022-06-17:111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在職專班新生註冊須知
- 2022-06-17:111學年度第1學期日間部新生註冊須知
- 2022-06-17:111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在職專班舊生註冊須知
- 2022-06-17:111學年度第1學期日間部各學制舊生註冊須知
- 2022-06-08:110學年度畢業生成績優良獎受獎名單
- 2022-05-09:【教務處公告】110學年度第2學期棄選作業公告
- 2022-09-28:【一貫道學系公告】轉知明道大學:『明道學術論壇』徵稿
- 2023-03-15:數位發展部「DNS公共政策研習營」活動資訊
- 2023-02-14:【一貫道學系公告】轉知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師大學報徵稿
- 2023-02-14:【一貫道學系公告】轉知世新大學《通識教育與多元文化學報》徵稿訊息
- 2023-02-14:【一貫道學系公告】轉知慈濟科技大學《慈濟科技大學學報》徵稿訊息
- 2023-02-14:【一貫道學系公告】轉知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第43期徵稿公告
- 2023-02-14:【一貫道學系公告】轉知新北市政府文化局112年度暑期大專院校學...
- 2023-02-14:【一貫道學系公告】轉知南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通識教育與跨域研究...
- 2023-02-14:【一貫道學系公告】轉知樹德科技大學校《樹德科技大學學報》第二十...
- 2023-02-03:【教務處公告】轉知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辦理教學實踐研究區域基地計畫...
- 2023-02-03:【一貫道學系公告】轉知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辦理文化部文化資產局「1...
- 2023-02-03:【一貫道學系公告】轉知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學報》全年徵稿
- 2023-02-03:【一貫道學系公告】轉知南投縣政府2023南投縣玉山文學獎徵選簡章
- 2023-02-03:【一貫道學系公告】轉知國立臺灣大學「第十九屆生命教育學術研討會...
- 2023-03-17:【推廣教育中心】崇右影藝科技大學「產業尖兵試辦計畫」
- 2023-03-17:【推廣教育中心】南台科技大學112年度「3月推廣教育課程」招生資訊
- 2023-03-17:【推廣教育中心】中國文化大學辦理「碳盤查管理師班」及「碳資產管...
- 2023-03-17:【研發處公告】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2023 GiCS 第3屆...
- 2023-03-17:【研發處公告】國科會修正「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補助國內研究生出...
- 2023-03-17:【研發處公告】轉知-台灣首府大學「第十三屆教育行政與課程教學學...
- 2023-03-17:【研發處公告】樹德科大112年校務研究專題講座【經濟與文化不利...
- 2023-03-17:【研發處公告】陽明交通大學舉辦「112年研究參與者保護倫理講習...
- 2023-03-17:【研發處公告】教學實踐研究北區基地辦理「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申請及...
- 2023-03-17:【研發處公告】教育部「113年度藝術與設計菁英海外培訓計畫」甄選簡章
- 2023-03-17:【研發處公告】高雄大學辦理112年度《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學習成...
- 2023-03-17:【研發處公告】客家委員會即日起開放受理申請「112年客家新南向...
- 2023-03-17:【研發處公告】明道大學「2023教育與人文國際學術研討會-教育...
2021暑期跨校共學營:佛教詮釋學專題講座
2021暑期跨校共學營:佛教詮釋學專題講座
高守鴻(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109級碩士生)
7/19-7/22很高興參加由一貫道天皇學院與成功大學中文系共同舉辦,總計四天的「暑期跨校共學營:佛教詮釋學專題講座」。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機會,後學謹在此分享個人聽講的粗淺心得。
活動講座邀請兩位佛學專家主講,一位是佛光大學佛學系郭朝順教授兼系主任,一位是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林朝成教授。四天的課程,郭教授主要解說《華嚴經》精義和佛教詮釋學兩方面,林老師則以分析佛教心理學為主。
講座第一、二天,由郭朝順老師講授《華嚴經》精義。郭老師首先為學員梳理佛教經典的來源,並提出《華嚴經》可能是由許多不同經書內容集結而成,接著整理了《華嚴經》中所謂十住、十行、十迴向與十地等菩薩行的次第。課程間為了引導學員了解,也舉了許多佛家著名例子來說明,如:「鏡子映照中,現出無數佛像,一佛化為無數佛,無數佛又從此一佛而成」。這兩天的課程除增進知識外,也讓後學讚嘆菩薩修行的刻苦與成佛之不易。
講座第三天,郭教授著重在佛教詮釋學,首先釐清詮釋學的發展脈絡,如何藉助詮釋學來詮釋佛教經典。對此提出佛教詮釋學需注意的兩個層次:一為明瞭傳統經典、宗派如何去理解佛陀的思想與主張,二為詮釋者須小心理解佛教思想,在其脈絡中進行佛學詮釋的開展。接著,講解所謂「四依」、「二諦」與「四悉檀」等,又舉「三時教」說,第一時佛陀說小乘聲聞法、第二時則以隱密的方式說大乘無生法,第三時則用顯了的方式來說大乘無生法。這些說法似乎有著一種「判教」思想在其中。
講座第四天,由林朝成老師主講佛教心理學。上午時間,林老師先從宗教與心理學兩者是否可以互相為主題來說,並舉出其中的議題進行深入講解,如:宗教與深層心理學、精神分析學與心理史學等,也提供宗教與心理學對話的案例,如鈴木大拙與榮格的對話,讓學員們能更有效地吸收這方面的知識。下午時間,以所謂「密契經驗」的研究作為主題與學員分享,並提出需要注意密契經驗在西方多是不能自主感受到上帝的案例。此外,有學員提問:乩童是否可以算是一種密契經驗?林老師回應:「乩童不能算,因為此為人類主動向神尋求幫助,且神予以回應,有可操控性。」這讓後學明白,「密契」作為一種研究方向,也需要謹慎分辨是否造假,或具密契經驗者有精神狀況的問題。
本次共學營原訂全程住宿六龜神威天臺道場,在一貫道天皇學院上課,因疫情影響改成線上會議,採用GoolgeMeet進行。共學營即將上課前,成功大學中文系高美華主任、一貫道天皇學院李玉柱校長、兩位授課老師,在開幕式對學員深深勉勵。而在四天課程的尾聲,兩位授課老師、一貫道天皇學院朱立澤教務長與郭姸伶研發長,透過閉幕式,感謝一貫道天皇學院、成功大學中文系、佛光大學及其他各校師生參加共學營,相信經過四天密集聽講,大家對於佛學、詮釋有了更多的認識,也期待未來的暑期能繼續舉辦這樣跨校學習、開拓學識、提升知能的好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