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9-26【校外活動】國立臺北大學辦理同步遠距線上課程--「Python基...
- 2023-09-26【校外活動】教育部補助智慧創新關鍵人才躍升計畫徵件須知
- 2023-09-23【校外活動】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訂於113年3月23日舉辦「2024...
- 2023-09-22【校外活動】東海大學112學年度第1學期開設3門磨課師(MOOC...
- 2023-09-22【校外活動】國立中興大學資通安全研究與教學中心於112年10月1...
- 2023-09-22【校外活動】臺灣網路治理論壇(TWIGF)訂於112年10月3日...
- 2023-09-22【校外活動】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訂於112年10月4日...
- 2023-09-22【校外活動】聖約翰科技大學工程學院謹訂於2023年10月27日(...
- 2023-09-22【校外活動】海洋永續系列課程之「海洋生物概論」及「海洋生態學」磨...
- 2023-09-22【校外活動】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112 年度產業人才投資...
- 2023-09-22【校外活動】國立宜蘭大學112年開設16門磨課師(MOOCs)線...
- 2023-09-20【學生事務】【教務處公告】111學年度第2學期各班學業成績優良受獎名單
- 2023-09-11【校外活動】【圖書館公告】「2023故宮亞洲藝術節-韓國月」及「...
- 2023-08-12:【人事室】本校增訂「一貫道天皇學院專任教師自願退休、資遣離職及...
- 2023-07-07:【秘書室公告】本校一貫道學系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擬規劃於113...
- 2023-03-16:【秘書室】本校一貫道學系學士班113學年度停招規劃
- 2022-04-20:「秘書室公告」本校自111年4月14日起由唐宇岳教師擔任校長
- 2022-02-16:「秘書室公告」本校自111年2月1日起由唐宇岳教師擔任代理校長
- 2021-05-29:一貫道天皇學院因應新冠肺炎調整上課方式
- 2023-09-20:【教務處公告】111學年度第2學期各班學業成績優良受獎名單
- 2023-08-01:【教務處公告】112學年度第1學期日間部舊生註冊須知
- 2023-08-01:【教務處公告】112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在職專班新生註冊須知
- 2023-08-01:【教務處公告】112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班新生註冊須知
- 2023-08-01:【教務處公告】112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在職專班舊生註冊須知
- 2023-03-17:【教務處公告】111學年度第1學期休學逾期未復學暨修業年限屆滿...
- 2023-03-14:【教務處公告】111學年度第1學期各班學業成績優良受獎名單
- 2023-01-05:【教務處公告】111學年度第2學期碩專班舊生註冊須知
- 2023-01-05:【教務處公告】111學年度第2學期日間部舊生註冊須知
- 2022-12-08:【教務處公告】本校111學年度第一學期休學期滿未復學之退學生名單
- 2022-08-25:【教務處公告】110學年度第2學期各班成績優良受獎名單
- 2022-06-17:【一貫道學系公告】立法院獎助國會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作業要點
- 2022-06-17:111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在職專班新生註冊須知
- 2022-09-28:【一貫道學系公告】轉知明道大學:『明道學術論壇』徵稿
- 2023-09-26:國立臺北大學辦理同步遠距線上課程--「Python基礎程式設計班
- 2023-09-26:教育部補助智慧創新關鍵人才躍升計畫徵件須知
- 2023-09-23: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訂於113年3月23日舉辦「2024年第二十屆...
- 2023-09-22:東海大學112學年度第1學期開設3門磨課師(MOOCs)課程,...
- 2023-09-22:國立中興大學資通安全研究與教學中心於112年10月18日(星期...
- 2023-09-22:臺灣網路治理論壇(TWIGF)訂於112年10月3日至5日舉辦...
- 2023-09-22: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訂於112年10月4日舉辦「新興...
- 2023-09-22:聖約翰科技大學工程學院謹訂於2023年10月27日(星期五)舉...
- 2023-09-22:海洋永續系列課程之「海洋生物概論」及「海洋生態學」磨課師(MO...
- 2023-09-22: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112 年度產業人才投資方案政策性...
- 2023-09-22:國立宜蘭大學112年開設16門磨課師(MOOCs)線上課程即日...
- 2023-09-11:【圖書館公告】「2023故宮亞洲藝術節-韓國月」及「朝鮮王朝與...
- 2023-09-07:弘光科技大學112年開設11門磨課師(MOOCs)課程開放免費修習
- 2023-09-06:【研發處公告】第八屆一貫道崇華學術研討會摘要審查通過名單
- 2023-08-21:【圖書館公告】轉知「中原大學服務學習雙月刊-112年8月號(第...
- 2023-08-19:[研發處]轉知-臺中教育大學「2023年E時代的教育前瞻國際學...
- 2023-08-19:[研發處]轉知-雲林科技大學「2023ICWVCD視覺傳達設計...
- 2023-08-19:[研發處]轉知-教育部舉辦「2023 APEC產學合作典範工作...
- 2023-08-19:[研發處]轉知-社團法人臺灣評鑑協會「2023年國際研討會」
- 2023-08-19:[研發處]轉知-國立政治大學研究倫理行政辦公室謹訂於112年9...
- 2023-08-19:[推廣教育中心]轉知-國立陽明交通大學12學年第一學期開設「科...
- 2023-08-19:[推廣教育中心]轉知-成功大學台灣語文測驗中心「2023年秋季...
- 2023-08-17:【圖書館公告】轉知高雄市立圖書館有關本館辦理「《明日的繪本-跨...
- 2023-07-20:[研發處公告]轉知-明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報」第十一期徵稿
- 2023-07-20:[研發處公告]轉知-台北區網中心(政大電算中心)112年度研討會
- 2023-07-18:【圖書館公告】轉知國家圖書館與財團法人台北書展基金會合作辦理「...
109-2語言與文化素養培力系列活動回顧報導
109-2語言與文化素養培力系列活動回顧報導
郭妍伶老師
後學本學期負責研發處暨推廣教育中心、儒學研究中心三個單位,並配合課程協助執行教育部深耕計畫,承辦提升語言、文化素養、研究風氣等相關主題活動,規劃一系列學術講座、工作坊、校園徵文比賽、暑期跨校共學營,合計十五項活動。自三月起陸續舉辦,直至五月疫情升溫,尚有兩場實體演講延至110學年度再行辦理;至於暑期跨校共學營,則改採線上遠距方式。這些校內活動參加的對象,包括本校專兼任教師,以及學士班、日碩班、碩專班學生,還有校外前來旁聽的研究生。以下簡略介紹十三項已執行活動之主題與內容。
第一場:3/8(一)推廣教育中心公益講座,邀請成功大學中文系退休教授、現任成大通識教育中心兼任教授葉海煙老師,講題是「莊子一點靈──東方生命療癒先行者」。葉老師學識淵博,兼採東、西方哲學,幽默風趣地暢談莊子的逍遙之道、安頓生命之法,並分享小故事,引導思考關於生命、自由、存在等問題,鼓勵大家探查自身與環境、人與他者、有用與無用之間的諸多關係,瞭解凡有追求前,應該先認識自己,體會箇中滋味與意境。
第二場:3/15(一)高教深耕計畫補助中文能力提升講座,邀請成功大學現代文學所碩士、業界寫作班負責人林政誼老師,講題是「提升寫作力,投資自己的未來」。林老師解說閱讀技巧、寫作發想方法,強調讀與寫之間關係密切;進而搭配練習,激盪拋出觀點、創意,感受寫作的重要性、實用性和趣味性,勉勵大家多讀多寫,嘗試分享故事,將生命體驗化為美好良善的文字,將能感動更多人。
第三場:3/22(一)推廣教育中心公益講座,邀請靜宜大學中文系簡佩琦助理教授,講題是「彌勒圖像與信仰──流傳與演變」。簡老師的專長是敦煌學、佛教藝術、圖像學,去年(2020)在高雄碩專班演講,介紹敦煌佛經故事、水月觀音造型發展,內容生動精采,此次則接著帶領大家瞭解彌勒圖像的源流和演變,搭配簡報,深入淺出地勾勒信仰圖像所蘊含的宗教、歷史、藝術等多元精彩面向。
第四場:3/26(五)推廣教育中心公益講座,邀請常州組點傳師、靝巨書局負責人侯榮芳(孟穎)老師,講題是「修道三不離」。侯老師在美國傳道二十餘年,往返臺、美之間的道場,講課、編注經典、錄製有聲書等,影響甚廣。侯老師談「修道三不離」,以自身經驗和幾則小故事,分享如何真正做到不離道場、經典、善知識;更提醒修道及學修之人應謹慎,避免文字障,才能不被侷限或迷失。
第五場:3/27(六)高教深耕計畫補助華語教學工作坊,邀請明新科技大學華語中心陳顯衢老師,講題是「華語教學無國界:數位工具介紹與應用」。陳老師介紹多種好用的教學軟體,讓大家認識這些APP,帶領學員實作,並引導思考將實體課程的活動,轉化為可線上操作的方案。陳老師結合課堂實務,講解精彩風趣,讓人體會到線上授課是一門功夫,需投注大量精力設計課程、測試效果,才可跳脫空間限制,達到教學無界限的目標。
第六場:3/28(日)高教深耕計畫補助華語教學工作坊,邀請東吳大學華語中心楊雁婷老師,講題是「初中級華語教材教法」。楊老師介紹國內華語中心目前使用率最高的幾種華語教材,講解編寫理論、優缺點,說明如何針對外籍生的程度選擇適用的教材,並藉由分組討論、實務演練,回饋修正意見,讓每位學員掌握教材設計和課室運用的技巧。
第七場:3/29(一)儒學研究中心講座,邀請成功大學中文系黃聖松教授,講題是「春秋人物名字綜論」。黃教授透過九則史傳紀錄,從縱向字音演變,橫向文獻比對,多方考索,梳理證據,找出箇中真相;並藉由深入淺出解說經典的方式,引導同學瞭解論文選題、材料甄別、文獻解讀與詮釋等技巧,及如何拓展可行的研究方向。
第八場:4/12(一)高教深耕計畫補助中文能力提升講座,邀請實踐大學應用中文學系林宏達助理教授,講題是「CWT全民中檢應考技巧」。「全民中檢」乃以中文能力設計的檢定考試,成績可作為徵聘人才的語文表達能力參考。林老師介紹考試分級和訴求,解析考題類型,分享應考方法,並讓大家嘗試作答,搭配破題練習、意見回饋,使同學們得以具體掌握準備的方法。
第九場:4/23(五)儒學研究中心講座,邀請南臺科技大學通識中心王見川助理教授,講題是「明清以來民間宗教的研究」。王老師回顧學術史發展情形,扼要介紹重要的研究代表人物與著作,及相關史料、出版文獻,再解說背景和相關知識,引導我們對民間宗教與一貫道學發展史有更全面的認識。
第十場:4/27(二)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學術研習營,邀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胡其瑞老師,講題是「《DocuSky系列Ⅰ》從數位典藏到數位人文──數位時代人文研究取徑的典範變遷」。詳細內容另見電子報專文報導。
第十一場:5/10(一)儒學研究中心專題講座,邀請文藻外語大學應用華語系徐漢昌特聘教授,講題是「儒家經典詮釋方法與現代價值」。徐老師從三層面來談,著重經典詮釋脈絡,如何貼近生活,如何讀書、讀經,將經典實踐於日常。例如談君子儒與小人儒的分別,如何成為君子儒;強調一顆心如何感動、帶動其他心靈,進而引起共鳴和回饋。徐老師以儒家精神為中心,引領思索經典與生命融合,化作生命美善的可能,從而彰顯儒家與世推移的現代價值。
第十二場:5-6月執行高教深耕計畫補助「中文書寫表達競賽──極短篇徵文比賽」。本次徵文要求以極短篇形式呈現,不限制題目,鼓勵同學盡情發揮創意。參賽作品共計十九篇,投稿學生來自大學部、碩專班。寫作的題材多元多樣,想像力豐富,寓情於文,馳騁筆端。有以真實生命經驗、生活情感作為題材,也有都市懸疑、青春校園、超商狂想、物我生死、仙俠奇談等。得獎名單與作品分享,另見電子報專文介紹。
第十三場:7/19-7/22學院與成功大學中文系共同舉辦「2021暑期跨校共學營:佛教詮釋學專題講座」。這是繼《易經》、《大智度論》後,第三次合辦共學營。前兩次都是全程住宿神威天臺道場,從早到晚都有共讀課程,這次受到疫情影響,改採遠距線上方式,安排於白天時間進行。四天共學營詳細內容,另見電子報專文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