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連結









桌遊探索與服務學習系列講座(二):桌遊設計~探索(大一/李珮晴報導)

桌遊探索與服務學習系列講座(二):桌遊設計~探索

  「桌遊探索與服務學習系列講座」三月二十六日進行第二次課程,主題是:「桌遊設計~探索」。在這一次的桌遊課程中,林同亮老師給我們幾個題目,關於之後遊戲故事發想及遊戲的大概結構,他先讓我們想角色、事件、目標,接著藉由每位同學初步發想的大概遊戲背景,讓我們了解如何建構遊戲的內容。同學們都有很多獨特的想法、創意,如果可以跳出既有的框架變成富有生命力的故事,對於未來我們創造遊戲都有很大的幫助。

  接著,林老師說明怎麼讓遊戲能吸引人、讓人上癮,甚至能一玩再玩,增加遊戲的持續性、建立目標,最主要有八項法則。老師逐一解釋每一種方法,並提出範例,讓我們清楚瞭解如何執行、以及如何使用。這些法則的運用範圍很廣,不僅是桌遊,同樣也能用在行銷上,例如新奇法則,就像APPIE的發表會,每一次都在發表會上才公布自己的產品,讓別人覺得新奇也很有新鮮感。又例如解謎法則,GOOGLE曾在公路旁建立一個謎語的徵人招牌,吸引很多人去嘗試破解。靈活願用這些方法,就能創造出足夠的魅力。

  製作遊戲跟行銷其實大同小異,都應該要先掌握使用的族群,瞭解他(她)們想獲得的東西,就能做出適合的遊戲。對於遊戲製作,最重要的四個條件就是:1.故事背景:有好的故事就會讓人想更去了解。2.遊戲機制:遊戲的方法跟規則也會影響遊玩的意願。3.配件媒材;精緻的配件會讓人想收集。4.介面美感:精緻的遊戲,看得賞心悅目也是一大吸引人的賣點。先理解這些的大原則,有助於未來創作出好的桌遊。(大學部一年級/李佩晴報導)

 

捐款助學專區

系統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