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9-23【校外活動】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訂於113年3月23日舉辦「2024...
- 2023-09-22【校外活動】東海大學112學年度第1學期開設3門磨課師(MOOC...
- 2023-09-22【校外活動】國立中興大學資通安全研究與教學中心於112年10月1...
- 2023-09-22【校外活動】臺灣網路治理論壇(TWIGF)訂於112年10月3日...
- 2023-09-22【校外活動】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訂於112年10月4日...
- 2023-09-22【校外活動】聖約翰科技大學工程學院謹訂於2023年10月27日(...
- 2023-09-22【校外活動】海洋永續系列課程之「海洋生物概論」及「海洋生態學」磨...
- 2023-09-22【校外活動】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112 年度產業人才投資...
- 2023-09-22【校外活動】國立宜蘭大學112年開設16門磨課師(MOOCs)線...
- 2023-09-20【學生事務】【教務處公告】111學年度第2學期各班學業成績優良受獎名單
- 2023-09-11【校外活動】【圖書館公告】「2023故宮亞洲藝術節-韓國月」及「...
- 2023-09-07【校外活動】弘光科技大學112年開設11門磨課師(MOOCs)課...
- 2023-09-07【校外活動】2023華大微軟AI應用黑客松競賽
- 2023-08-12:【人事室】本校增訂「一貫道天皇學院專任教師自願退休、資遣離職及...
- 2023-07-07:【秘書室公告】本校一貫道學系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擬規劃於113...
- 2023-03-16:【秘書室】本校一貫道學系學士班113學年度停招規劃
- 2022-04-20:「秘書室公告」本校自111年4月14日起由唐宇岳教師擔任校長
- 2022-02-16:「秘書室公告」本校自111年2月1日起由唐宇岳教師擔任代理校長
- 2021-05-29:一貫道天皇學院因應新冠肺炎調整上課方式
- 2023-09-20:【教務處公告】111學年度第2學期各班學業成績優良受獎名單
- 2023-08-01:【教務處公告】112學年度第1學期日間部舊生註冊須知
- 2023-08-01:【教務處公告】112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在職專班新生註冊須知
- 2023-08-01:【教務處公告】112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班新生註冊須知
- 2023-08-01:【教務處公告】112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在職專班舊生註冊須知
- 2023-03-17:【教務處公告】111學年度第1學期休學逾期未復學暨修業年限屆滿...
- 2023-03-14:【教務處公告】111學年度第1學期各班學業成績優良受獎名單
- 2023-01-05:【教務處公告】111學年度第2學期碩專班舊生註冊須知
- 2023-01-05:【教務處公告】111學年度第2學期日間部舊生註冊須知
- 2022-12-08:【教務處公告】本校111學年度第一學期休學期滿未復學之退學生名單
- 2022-08-25:【教務處公告】110學年度第2學期各班成績優良受獎名單
- 2022-06-17:【一貫道學系公告】立法院獎助國會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作業要點
- 2022-06-17:111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在職專班新生註冊須知
- 2022-09-28:【一貫道學系公告】轉知明道大學:『明道學術論壇』徵稿
- 2023-09-23: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訂於113年3月23日舉辦「2024年第二十屆...
- 2023-09-22:東海大學112學年度第1學期開設3門磨課師(MOOCs)課程,...
- 2023-09-22:國立中興大學資通安全研究與教學中心於112年10月18日(星期...
- 2023-09-22:臺灣網路治理論壇(TWIGF)訂於112年10月3日至5日舉辦...
- 2023-09-22: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訂於112年10月4日舉辦「新興...
- 2023-09-22:聖約翰科技大學工程學院謹訂於2023年10月27日(星期五)舉...
- 2023-09-22:海洋永續系列課程之「海洋生物概論」及「海洋生態學」磨課師(MO...
- 2023-09-22: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112 年度產業人才投資方案政策性...
- 2023-09-22:國立宜蘭大學112年開設16門磨課師(MOOCs)線上課程即日...
- 2023-09-11:【圖書館公告】「2023故宮亞洲藝術節-韓國月」及「朝鮮王朝與...
- 2023-09-07:弘光科技大學112年開設11門磨課師(MOOCs)課程開放免費修習
- 2023-09-07:2023華大微軟AI應用黑客松競賽
- 2023-08-24:[推廣教育中心]轉知-陽明交通大學112學年度第一學期開設「外...
- 2023-09-06:【研發處公告】第八屆一貫道崇華學術研討會摘要審查通過名單
- 2023-08-21:【圖書館公告】轉知「中原大學服務學習雙月刊-112年8月號(第...
- 2023-08-19:[研發處]轉知-臺中教育大學「2023年E時代的教育前瞻國際學...
- 2023-08-19:[研發處]轉知-雲林科技大學「2023ICWVCD視覺傳達設計...
- 2023-08-19:[研發處]轉知-教育部舉辦「2023 APEC產學合作典範工作...
- 2023-08-19:[研發處]轉知-社團法人臺灣評鑑協會「2023年國際研討會」
- 2023-08-19:[研發處]轉知-國立政治大學研究倫理行政辦公室謹訂於112年9...
- 2023-08-19:[推廣教育中心]轉知-國立陽明交通大學12學年第一學期開設「科...
- 2023-08-19:[推廣教育中心]轉知-成功大學台灣語文測驗中心「2023年秋季...
- 2023-08-17:【圖書館公告】轉知高雄市立圖書館有關本館辦理「《明日的繪本-跨...
- 2023-07-20:[研發處公告]轉知-明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報」第十一期徵稿
- 2023-07-20:[研發處公告]轉知-台北區網中心(政大電算中心)112年度研討會
- 2023-07-18:【圖書館公告】轉知國家圖書館與財團法人台北書展基金會合作辦理「...
講座心得:一貫弟子如何闡揚三教經典妙諦
◎碩專班109級陳建州
題目:一貫弟子如何闡揚三教經典妙諦
主講者:侯榮芳點傳師
日期:2022.12.19 PM19:00-21:00
地點:Google Meet
就讀天皇學院已經滿2.5個年頭,這是第一次有機會參與專題講座。學院開設的講座幾乎都訂在平常的白天時段,後學就讀碩士在職專班,實在很難可以參加,這次因緣際會之下,可以聆聽這場講座,內心感到無限喜悅。而主講者除了是碩專班的道家專題課程教授,也是道場資深點傳師──侯榮芳點傳師,更是靝巨書局的創辦人,此外還有一個鼎鼎大名的「筆名」──孟穎。侯點傳師的豐富經歷就不在此贅述,但有機緣接受點傳師的教導或聆聽演說,可說是非常大的福緣!以下,後學就此次聆聽講座的內容,簡單分享個人心得。
英國歷史學家湯恩比(Arnold Joseph Toynbee,1889-1975)說過,19世紀是英國人的世紀,英國四處皆有殖民地;20世紀是美國人的世紀,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成為了世界的公道伯;21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中華文化的崛起佔據世界的舞台。但是王邦雄教授很感慨,在21世紀的現在,我們的歷史教學卻轉向為臺灣本土歷史與東南亞國家歷史為教學主軸,正所謂「禮失求諸野」,我們正在丟失的東西,要回歸到鄉野之中去尋找了。一貫道雖然傳承已久,但是在這五彩斑爛的世界被沾染之後,逐漸失去了很多東西,而天皇學院正在找回這些失去的精華,收集漸漸消失的中華文化與傳承。
侯老師引用方東美教授自述學術歷程所說:「我的哲學品格,是從儒家傳統中陶冶;我的哲學氣魄,是從道家精神中醞釀;我的哲學智慧,是從大乘佛學中領略;我的哲學方法,是從西方哲學中提煉。」又提到錢穆教授認為提倡發揚中華文化,起碼要讀九本書:
儒:《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道:《道德經》《南華經》
佛:《六祖壇經》
理:《傳習錄》和《近思錄》
由方教授與錢穆教授的說法看來,新時代的學者已經不能只專注於一個學說了,更要融貫東西方的學說。而身為21世紀科技時代的學道人,我輩更應該仿效方教授與錢教授,學貫東西!
三教經典共同探討,不是現代才有的說法或觀念,其實早在漢代有天師教的時期,儒道佛三教說法就已經有逐漸融合的跡象,只是當代或許有太多根深蒂固的概念,所以無法大行其道。但三教合一的說法被提出,就像引信被點燃了,直到宋明時期大興,尤其明代四大僧更是以佛家出家眾的身分來闡揚三教合一的理念。
而我們身為一貫道弟子,首先一定要明白何為一貫?為何祖師要以一貫為名來傳承大道。子曰:「吾道一以貫之。」這就是一貫道祖師取名一貫的因由。孔子學貫古今,因此夫子之道也是各家匯集之道,更有夫子自身體悟之道,此乃夫子的「吾道」。
妙諦一詞,大多常見於佛教經典之中,何為妙諦?我們來看看侯老師如何為我們開釋妙諦。《楞嚴經》提到「初於聞中,入流亡所」,初於聞中,即最初由耳根聞性之中下手起修。聞性即是我等不生不滅的如來藏性,又即本覺。入流照性所、反聞聞自性,摒息諸緣,一念不生,已無能所,不隨分別,功夫純熟,所有動的聲塵不亡而自亡,是為入流亡所。入流亡所又分三種境界:
⑴俗諦:讓進入耳朵的聲塵不留在心頭而是讓他流出,沒有能所的對待,是「入留能所」的出離功夫。
⑵真諦:入流就是入了聞性的流,綿密相續沒有間斷,默照在聞性之中了。入了這個法性的流,就叫做「入流」。忘記了所聞的聲,就叫做「亡所」。
⑶妙諦:流,是聞性之流,而非聲塵之流。入流,是相對於出流而言;若是出流,則此流即是聲塵之流;若是入流,則轉成聞性之流。
若能明白妙諦的真義,那麼就能修成耳根圓通,「耳根圓通」為楞嚴經中的一種通過內在音、內在光修禪定的特別修行方法。
身為一貫道弟子,除了要淵博自己的學識,還要達到耳根圓通的境界。唯有如此,我們才能闡揚更多的經典妙諦。非常榮幸,今時今日有天皇學院的設立,讓我們能夠輕易地來一起做研究,也有一個學術平台可以讓我們發揮。更榮幸的是,學院還邀請到學術界或宗教界的前輩來講課,所以我們要珍惜這樣的緣份,這是一個不分教派不分學派的研究園地,更是我們精進自身的好處所!